(职位)谓一国之师也。
原非专封佛徒,如王莽以刘歆为国师,时称国师公。
后汉书,赵典笃学博闻,宜备国师,六朝时称国子祭酒为国师,儒生亦得称国师也。
至北齐文宣帝始以高僧法常为国师,降及元明,佛徒封国师者尤多。
僧史略中曰:“西域之法,推重其人,内外攸同正邪俱有。
昔尼犍子信婆罗门法,国王封为国师。
(中略)声教东渐,唯北齐有高僧法常,初演毗尼有声邺下,后讲涅槃并受禅教,齐王崇为国师。
国师之号自常公始也。”
【又】(人名)六祖慧能大师法嗣,西京光宅寺慧忠国师。
既得心印,居南阳白崖山党子谷四十余岁,不下山门。
唐肃宗闻其道行,敕令入京,以师礼待之,因称国师。
见传灯录五。
测试版本, 暂不提供更多服务!
本站声明:本站仅为网友提供汉字查询服务,本站不保证信息的真实及有效性,同时不承担由此引发的责任!
Copyright © 2007-2023 www.hifang.net Inc. All rights reserved.